鉅亨看世界-血鑽石
鉅亨網主筆室/12月14日
2006 / 12 / 14 星期四 18:00
捱著熾熱的陽光,站在水深及膝的泥巴河裡,西非獅子山中東部城鎮 Koidu(考度)一名年僅18歲的少年 Sahr Amara每日必須工作15個小時賺取 7美分工資換來溫飽,在辛苦工作之餘,他仍不得停歇,挽起衣袖,雙眼緊盯著河水,努力尋找著足以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寶貝 ─鑽石。
Sahr Amara表示,如果找到一顆大鑽石,就可以去上學,可以幫助全家甚至全村的人,但到目前為止他連半個子兒都沒找到,Sahr Amara說,這可不容易,這必須「依賴上帝的旨意」。
不論是否與神的旨意有關,與Sahr Amara的故事更密切相關的並非第三世界為生活掙扎倖存者的故事,而是因戀人夢想成長茁壯,年產值 600億美元的鑽石工業。
距東京、紐約及倫敦精品珠寶店千里之外的西非獅子山 Koidu鎮,自1930年代開始開採鑽石,這裡的人民平均年收入為 220美元,平均壽命僅有39歲,沿著泥巴路的住宅裡,人們依偎著燭光用餐並非因為浪漫,而是因為村中沒有供應電力、沒有電話線路,也沒有飲水系統。
當被問到鑽石的用途時,Sahr Amara想了一下卻完全没概念,只說了句,「我只知道那很值錢」,不論 Sahr Amara的生活與戴上他所找到鑽石那個人的世界會是個相差十萬八千里的鮮明對比,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一定無法想像彼此的生活。
然而,距非洲採鑽 130年後的今天,隨著一部以此背景為題材的好萊屋電影 《Blood Diamond(血鑽石)》即將上映,雖晚了許久,卻終於揭開了鑽石象徵愛與永恆光輝璀璨背後,那段不為人知的血腥過去。
1990年代末期,西非獅子山共和國飽受內戰之苦,政府及反抗軍閥間爭戰的武器主要藉由走私鑽石來換取,為了搶奪鑽石資源,軍閥非法佔領鑽礦,迫使手無寸鐵的人民參與武裝採礦,許多年紀小小的娃娃兵被強行送上戰場,休兵時又被迫採鑽以支持軍閥從黑市購買武器。
部分跨國鑽石公司為了爭取最有利的商業競爭地位不惜與軍閥掛勾介入內戰,多重地方勢力為搶奪鑽礦資更導致戰爭越演越烈,除了獅子山之外,當時的迦納、象牙海岸等非洲內戰國,同樣陷入了爭奪鑽石與戰爭間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據聯合國統計,近10年來與爭奪鑽石有關的中、西非內戰,共造成包括獅子山、安哥拉、剛果、賴比瑞亞等國在內的 650萬人難民潮,導致至少 370萬人死亡,成為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人道危機。
原本純潔無暇的象徵染上血腥,後來非法走私販售,用來籌措軍火費用的鑽石就被人稱為血鑽石、戰爭鑽石或衝突鑽石,全球證人組織(Global Witness)調查指出,90年代末期中、西非內戰爆發之際,流入市場的血鑽石數量約在10-20%之間。
為了確保消費者手上的鑽石不會變成助長血腥衝突的幫兇,2003年「Kimberley Process」 (金伯利)簡稱 KP的合法認證機制成立,將鑽石的生產和交易制度化,透過此證書,證明鑽石來源的合法性,確保消費者手上的鑽戒不是一顆血鑽石。
鑽石是非洲經濟主要來源之一,透過合法採鑽,每年可為非洲帶來約84億美元的收入,目前中、西非多數國家的內戰都已結束,只剩賴比瑞亞及剛果共和國仍有衝突。
「人們不會去買鑽石,如果他們知道這背後所付出的代價」, 《Blood Diamond》電影中的對白一語道破介於一顆鑽石之間前後兩個世界的天差地別,愛及誓言的象徵竟是血與衝突的化身,更讓「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聽來格外諷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