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轉錄]歐盟五十年,漫漫整合路-從羅馬條約到柏林宣言

歐盟五十年,漫漫整合路-從羅馬條約到柏林宣言
http://www.wretch.cc/blog/cestGho&article_id=11822296

    二OO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歐盟的二十七個會員國在德國柏林以非常樂觀的遠景慶祝了歐盟成立五十週年紀念日。在德國總理的促成之下,各會員國希望走出二OO五年歐盟憲法在荷蘭與法國未通過的陰影,做一個重新的出發,並且希望在二OO九年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再度擬定出一套新的歐盟憲法條約,以指導歐盟未來的運作與壯大。德國認為,歐盟各會員國不能因為歐盟憲法未在荷蘭與法國通過,就停滯不前不再思考歐盟下一階段該怎麼走,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更是強烈認為,歐盟停滯不前就是在退步,所以,雖然各國對歐盟的未來發展都有不同的意見,也對柏林宣言並不盡然滿意,但是梅克爾總理成功的說服各國元首,通過柏林宣言,但是不簽字,希望至少訂出歐盟繼續深化的下一階段的目標在哪裡。

歐盟發展瓶頸與未來

  事實上,歐盟的發展似乎走到了一個很嚴重的瓶頸。歐盟憲法曾經是各國試圖攀登的一個頂峰,然而,摔下來之後,好像大家都力氣放盡了,無法再提起精神重新再出發。更嚴重的是,懷疑歐盟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不只是荷蘭與法國的人民以選票否定了歐盟的憲法,而且捷克總統Vaclav Klaus也公開聲明,他對於柏林宣言所定下之二OO九年的目標不感興趣,他認為那只是一些已經遺忘歐盟在過去兩年間遭遇種種挫折的人,所抱持的不切實際夢想而已。波蘭總統Lech Kaczynski也認為,新條約在二OO九年之前要完成是一個幻想,波蘭也不願意放棄目前具有與德國相當權力的投票權。

  但是,這些反對的意見,似乎也凸顯出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歐洲聯盟這五十年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然而,在五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時,大家也同樣很難想像歐洲各國可以形成一個大家庭,尤其是法國與德國在過去一個世紀裡,打了三場大戰(一八七O年的普法戰爭、一九一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一九三九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九八九年密特朗當政之下,為了慶祝法國革命二百週年,德軍以歐洲軍的身份再度重現於巴黎香榭里榭大道的時候,法國都尚有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景象,可見德法戰爭所帶來痛苦之深,如何能想像歐盟今日之成就?然而,隨著一些先賢如同莫內(Jean Monnet)、舒曼(Robert Schumann)、艾德諾(Konrad Adenauer)、德羅(Jacques Delors)、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以及柯爾(Helmut Kohl)…等等政治人物的努力,歐盟也逐漸在大家的想像力之下逐漸成形。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支柱是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與德國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然而,施若德已去職,布萊爾的離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而席哈克則是最後一次參加國際性會議。新的歐盟領袖只有德國的梅克爾已經出現,並且也展現出其雄心與對歐盟發展的認同。而另外兩個強權比較是處在不穩定的狀態,英國可能由布朗(Gordon Brown)取代,法國則是三位總統候選人競爭激烈的情況。社會主義教育的背景、女性、新德國,這些特質都使得梅克爾很有機會將歐盟的發展帶向另外一個新時代。

擺脫低潮再出發

  客觀而言,目前歐盟的發展自從歐盟憲法的挫敗之後,處於低潮時期。然而,歐盟憲法也沒有被全盤否定。在二十七個會員國裡,有十八個已經通過歐盟憲法的認可。事實上,歐洲聯盟創造了很多國際政治上的新制度與奇蹟,例如申根簽證的簽發、歐洲護照的發行、歐元的發明…等等。回顧自一九五一年以來,歐盟的整合走過一段非常漫長之路。從一九五八年的六國,西擴到一九七二年的九國,南擴到八零年代的十二國,北擴到一九九五年的十五國,最後東擴到二○○四年的二十五國以及二○○七年的二十七國。這樣的組織擴張政策很自然的帶來歐盟『廣化』與『深化』長久以來內部爭論的問題。歐盟各國因此提出歐洲憲法草案,以便找出一套解決歐盟整合長久以來的矛盾。也因為這些爭論的難以解決,法國與荷蘭在二○○五年才會因為信心不足,而否決了歐洲憲法的實施。法國與荷蘭否決歐盟重大政策的情形,在歐盟整合的歷史上並非第一次。例如丹麥過去否決了馬斯垂克條約的歐洲貨幣決議,愛爾蘭也曾否決了尼斯條約。

  歐盟二十五國以國民生產總毛額來算,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是世界第一大貿易集團,軍事預算超過俄羅斯、日本與中國的總和,加上其在科技的優勢、政治體制的穩定多元化、流行的領先角色扮演,歐盟在國際關係的地緣政治角色扮演與重要性是無庸置疑。歐洲聯盟是其將力量聚集在一起的一個重要象徵。然而,如同民主國家一般就重要議題的達成共識,是需要長時間的討論與妥協。將歐盟各國集合在一起的制度,也勢必需要更長時間的討論與沈澱,才有可能產出適合歐盟各國且領導世界政治思維的國際新建制。

  在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近五百年,歐洲文明與思想快速躍進,為人類帶來民主人權的先進社會思想,並且透過工業革命的進展,為歐洲人民帶來空前的富裕與繁榮。雖然,歐洲的文明也帶來了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戰後歐洲人痛定思痛也努力推展歐洲的整合,創立歐洲聯盟,使得仇家之間握手言和,建立了地球上難得一見的歐洲和平與繁榮。然而,如同舒曼宣言所言:『歐洲的成立並非一蹴可幾,也不是透過一個組織的建立就可以達成:歐洲的實現將透過一些具體作為的完成,進而展現真正的團結而成功』。

台海關係的思考

  最後,歐盟五十週年的整合可以帶給臺灣與中國什麼樣的啟示呢?事實上,從臺灣海峽的觀點來看歐盟的整合,臺灣與中國的衝突也需要各領導人物的政治想像力與智慧來找出共識達到和平,因為武力的威脅只會造成災難。歐洲的歷史發展裡,曾經有無數的政治人物企圖以武力統一歐洲。近代最有名的就是法國的拿破崙與德國的希特勒,然而結果都是帶給歐洲人民非常多的痛苦與磨難,也沒有達成統一歐洲的目標。如果中國無法改變的目標是摧毀臺灣的獨立自主性,而且將臺灣的併吞當做中國洗刷百年恥辱,成為世界強權的必要條件,東亞地區可能永遠無法享受如同歐盟所創造的人類榮景。

沒有留言: